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深夜食堂特輯|奶油拌飯

美食家心裡那道無法取代的料理,與無法忘懷的記憶

FOODHOOD編輯部

夜晚的新宿街頭霓虹閃爍、車水馬龍,鈴木常吉平緩地吟唱著思ひで,鏡頭從滿是人潮的場景,來到深夜食堂的廚房,老闆開始烹煮豚汁,將白蘿蔔去皮、蒟蒻掰成小塊,接著熱油、煸炒豬五花與各式根莖菜蔬,接著注入高湯,最後挖一湯杓味噌,淺淺地在湯裡待其化開。豚汁煮好,老闆就到門口將布簾掛上,自晚間十二點至早晨七點的深夜食堂,開始營業。

 

一日,年輕的常客引領美食評論家正夫入店,席間飽含對於其他餐館的批評抱怨,鄰座的客人紛紛噤聲,對於美食評論家本就不帶好感的老闆,這會兒更加反感。美食評論家大肆吹噓之際,常客五郎掀簾入內,固定週四拜訪的他,固定點餐奶油拌飯,在飽餐之後,獻唱《函館の女》作為飯錢。

 

受到五郎的影響,大家紛紛點餐奶油拌飯。其中,也包含了美食評論家正夫。而後每個周四,美食評論家正夫都會悄悄地到深夜食堂報到,點一碗奶油拌飯,等候五郎的到來。三個月過去,盼到五郎的正夫分享道童年往事,儘管時光荏苒不復當初,「但是,奶油拌飯的味道不是依舊沒變嗎?」正夫回應。

 

所謂的奶油拌飯,不過是在白飯擱置一塊奶油,滴上幾滴醬油,憑什麼受到吃遍山珍海味的美食評論家的流連忘返?乘載了各種生命記憶的奶油拌飯,一如豬油拌飯與醬油拌飯之於台灣人的惦記。

 

做奶油拌飯極其容易,材料簡樸,僅僅米、奶油與醬油,新鮮圓潤略帶嚼勁、炊煮粒粒分明的米飯品質自然是關鍵,而靈魂人物又非奶油莫屬,香氣隨著油脂遍佈於口腔、在喉間形成餘韻,畫龍點睛的醬油只許一點點,甘甜旨味為奶油與米飯搭建了一座平衡穩固的樑。

 

在乍暖還寒的秋末初冬,煮一鍋熱騰騰的白飯,盛取一碗,以筷箸於甜味鮮明、黏性適中的七星米頂部挖鑿出一只小洞,埋入一小塊蒙太古AOP發酵奶油,靜候三十秒鐘,當奶油在熱氣中緩緩融化,滿溢的榛果香味繚繞於室,滴上一點甘甜微辛的鎌田和風醬汁,接著攪拌。飽滿的米粒裹覆奶油閃閃發亮,和著醬油甜甜鹹鹹的滋味,溫暖而單純。

 

彷彿置身於那個暖黃色光線下,客席數不多的、不算寬敞的木製吧檯,耳邊傳來深夜食堂老闆的獨白:「在一天結束,人們匆匆趕回家的時候,我的一天才剛剛開始。菜單只有這些,豚汁定食、啤酒、清酒、燒酒,以及只要我做得出來的、菜單上沒有的菜也可以點,這是我的經營方針。營業時間從晚上12點到早上7點,大家都稱他為『深夜食堂』,你問這樣真得會有客人上門嗎?其實還真有不少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