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FOODHOOD編輯部
每年10月31日一過,整個日本的南瓜與鬼怪裝飾轉瞬間,就全換作耶誕彩飾。相較真正信奉天主教、基督教的國家,歡快且隆重過節的日本,顯得十分特別。在了解近年潘娜朵尼如何在日本蔚為流行之前,我們先來認識日本的節慶氛圍究竟從何而來。
日本的耶誕氛圍
與亞洲其他地區並無二異,在十六世紀前後,基督教傳入日本,然而德川幕府嚴格禁止信教的背景下,耶誕節自然不存在。直到明治維新的後半段時期,新聞報導紛紛發表居住於橫濱、神戶等地的西方人士如何慶祝耶誕節,原本只流傳在少數信奉基督教知識份子間的神祕慶典,霎時名揚島國。隨著日俄戰爭獲勝,社會風氣轉變,明治39年《東京朝日新聞》報紙首次印刷聖誕老人的形象圖,日本的一般民眾,開始跟著慶祝節日、養成互贈禮物的風俗,發展至今,已與宗教信仰不存在直接關係。
一路發展至昭和時代,隨著大正天皇於12月25日駕崩,先帝祭成為全國性假日,耶誕節意外與日本國假同日,加上洋式生活在這段期間備受日本年輕人推崇,使得昭和時代的耶誕氣氛更勝以往。20世紀的60年代,日本在商家的推波助瀾下,出現食用草莓鮮奶油蛋糕的習慣,直到70年代,耶誕節都是闔家歡渡的節日,以父親裝扮為耶誕老人、贈送禮物給孩子為主。80年代正值昭和末期,經濟起飛之際,喫茶店、洋食館、柏青哥四處林立,情侶前往奢華飯店過節相當風行,東京帝國飯店更會在耶誕期間舉辦大型派對,儘管80年代末期經濟泡沫化,然而情侶一起過節的習慣,卻在日本延續至今。
一如新年的時候,要與家人一起前往神社參拜,日本的耶誕節也養成要與戀人同過,要食用烤雞、炸雞與草莓鮮奶油蛋糕,並且只能收到一份禮物等習俗。在平安夜的晚上,全日本的甜點店與炸雞店都會充滿絡繹不絕的人潮,輾轉至近年,烘焙坊的架上出現一顆又一顆潘娜朵尼,是什麼樣的原因讓潘娜朵尼擠進草莓鮮奶油蛋糕的紅海?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。
日本的潘娜朵尼風潮
受到西化影響的日本,在草莓鮮奶油蛋糕之外,本就會在耶誕節前後享用史多倫,史多倫更連年獲選耶誕節最適合享用的食物,因此日本各大烘焙名家在這個時節,也會推出特別限定的史多倫產品供大家選購。2017年左右,隨著越來越多烘焙名家前往義大利帶回潘娜朵尼的製作技術與酵種,綜合各大主流媒體、時尚與生活風格雜誌的報導,不同於史多倫的新鮮形象在社群媒體開枝散葉,其中夾藏的果乾,更被賦予各種祝福意義,潘娜朵尼馥郁的風味與柔軟的質地,以及繫上緞帶即能作為禮物、好吃又好玩的可愛外型與合適社交的特性,旋風式地擄獲日本年輕人的心。
以推廣潘娜朵尼為己任的組織PANETTONE SOCIETY,在2022年11月24日,舉辦了第一屆日本潘娜朵尼大賽,由參與過Panettone World Championship 2019、Tenzone del Panettone,並於Miglior Panettone al Mondo 2019榮獲金獎、Panettone Day 2019評審特別獎、Mastro Panettone 2019特別獎的鈴木弥平作為評審長,帶領多位專業評審,以外觀與外觀烤色、內部組織與烤色、果乾狀態、香氣、口感質地與風味品鑑等評分項目進行第一次盲選,挑選出七名進入決選的作品,再次盲測評選,最終選定出最優秀賞秋元英樹,以及優秀賞中村友彦、鈴木美影、坂田純一、大村田、上原力、阿部之彦。
其中,曾任職於東京與台北Joel Robuchon的中村友彦主廚,自2019年觀看義大利潘娜朵尼世界大賽Panettone World Championship後,便深深對潘娜朵尼著迷,其受賞的作品,蜂窩狀組織般的大大小小氣泡,以及明亮的黃檸檬內部色澤受到評審們高度的讚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