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FOODHOOD小學堂|潘娜朵尼

FOODHOOD編輯部

對於歐美最重要的節慶:耶誕節而言,慶祝活動與節慶食物乍看相仿,卻又不同。正如各種祭儀與慶典需要獻上豐盛的食物那般,擁有飽滿果乾的麵包糕點,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在各個國度:德國的Stollen、西班牙的Rosca De Reyes、葡萄牙的Bolo Rei等等族繁不及備載。

 

源於米蘭的義大利水果麵包Panettone發展至今,不僅是在義大利當地作為耶誕節不可或缺的食物,也躋身世界各地在耶誕節時最為期待的餐桌氛圍、一躍而成全球最多人食用的耶誕糕點。Panettone如何憑空出世?近年又怎麼在全世界開枝散葉?就讓我們從古羅馬時期的果乾麵包開始認識起。

 

Panettone的歷史

在Panettone成為Panettone之前,首先是一顆果乾麵包。古羅馬時期,羅馬人開始學會在麵團中混入乾燥果物,而後又發展出澆淋蜂蜜在果乾麵包的食用方法,但受限於物料的取得,這樣的烘焙食物主要在上流階級與特殊節慶間才會流動。隨著輾磨技術升級,小麥粉逐漸普及於民間,成為家家戶戶的日常糧食,麵包與糕點也有了躍進式的變化。

 

在進入真實歷史前,查閱過Panettone的大家,應該都曾閱讀過一則可愛的鄉野傳說。開頭總是在很久很久以前,有一位窮困但勤奮的男孩Toni,愛上了烘焙坊老闆的女兒Adalgisa,因此進入烘焙坊工作,互有好感的兩人,因為男孩家貧而被老闆趕離。在其他烘焙坊增進手藝的Toni,於耶誕前夕的某個冬夜,隨手將發酵多日的麵糰,加入糕餅常用的乾燥果物,卻意外得到擁有柔軟蛋糕口感的麵包,一夕間在街坊鄰里傳開、大受好評。Toni依靠這款水果麵包掙錢,最終獲得烘焙坊老闆的認同,順利迎娶Adalgisa。無論真偽,總是為Panettone增添不少浪漫色彩。

 

Panettone的相關記述,多半見於文藝復興時期,由於完整食譜的文獻記錄,被記述於十六世紀義大利御廚Bartolomeo Scappi的筆記之中,服務過教皇與神聖羅馬帝國查理五世君主的背景,使得各地廚師紛紛追崇,使得各種型態與名稱的Panettone,化身文藝復興時期的熱門甜點,其身影也曾出現在畫家們的畫作之中。

 

而日常食用的Panettone,直到十八世紀,在作家Pietro Verri將其正名為Pane di tono(意即奢華的麵包)的同時,也正式記述了Panettone被作為耶誕節慶食物的歷史軌跡。

 

進入二十世紀,Panettone開始大量生產,如今常見的圓頂外型也才大致底定。將麵糰發酵長達二十小時的想法,則被認為來自烘焙師傅Angelo Motto,因此造就經典的圓頂外型,也使得麵包的口感更為輕盈柔嫩。此後,Panettone不僅在歐洲流竄,也流傳至美國,隨後開枝散葉在世界各地。

 

Panettone如何食用

內裡含有乾燥果物、底部多半為圓形或八角形、擁有經典圓頂造型、重量頗重、高度約為十一至十五公分的Panettone,外觀與質地幾近海綿蛋糕,然而蓬鬆的質地並非來自打發的麵糊,而是來自長時間的發酵,促成極為特別的柔軟口感。也因為質地輕盈的特性,出爐後的Panettone必須立即倒吊,避免氣孔被壓扁,進而影響口感。

 

由於質地更接近麵包,加上包裹乾燥果物,頂部經常灑有糖粉或巧克力霜飾的原因,在大多數時候,Panettone被當作甜點享用,多半搭配咖啡或茶飲,不過在義大利,三餐食用者亦大有人在,作為早餐或於午後澆淋蜂蜜、白糖搭佐氣泡酒,午餐搭配軟質起司,各種形式佐食Panettone均無不可。各種形式佐食Panettone均無不可,唯一要注意的,只有Panettone不但適合闔家享用,更適合每天薄切一片品嚐,隨著每日的熟成狀態不同,能夠體驗Panettone奧妙的千萬變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