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不知道吃什麼的時候,就吃鍋吧!

 

 

FOODHOOD編輯部

火鍋大概是所有食物裡,最兼容並蓄的料理。古今中外各式食材湯底,排列組合成各種各樣的鍋物料理,一年四季合宜。不想弄得滿室油煙,吃火鍋;不想思考三餐問題,吃火鍋;火鍋是懶人福音,也是廚房破壞者的自信心。無須精湛廚藝(甚至不須廚藝),只要備齊喜愛的食材與一鍋好湯底,就會是一餐好料理。

 

那麼,火鍋究竟算不算是料理?有些人認為無技藝可言的未能算在其中,但凡講究其中細節內容的,自然是料理。以液體導熱鍋具來涮煮食物的烹調方式,被稱為火鍋,涮生鮮的、保溫食材的,維基百科上火鍋大抵被分為三個類別,又細分不同的爐具、燃料,與區域各異的材料組合。

 

台灣的火鍋樣式百花齊放,源於中國的麻辣火鍋、鴛鴦鍋、砂鍋魚頭、汕頭火鍋櫛比鱗次,韓國以部隊鍋及泡菜鍋打頭陣,日本則自早期流入的鋤燒一路加進壽喜燒、涮涮鍋、關東煮,新馬的沙嗲、泰國的冬蔭功、越南的酸辣鍋、瑞士的起司鍋和巧克力火鍋……,必不可少還有南北偏好不同的燒酒雞、羊肉爐、薑母鴨、麻油雞、臭臭鍋等等。火鍋的背後意涵帶著團聚圍爐,各式火鍋的文化緣起又是篇幅長長的歷史故事。

 

將醃漬好的酸菜倒入煙囪式炭燒鍋裡細火慢熬,涮進白嫩的五花肉,挾著涼菜一起吃,熱鍋配涼菜是中國東北人的習慣,隨著上一代榮民落腳台灣各個眷村,成為大家食用酸菜白肉鍋的習慣。台南的牛肉火鍋維持一貫的牛骨湯底,待菜蔬冒出鮮甜之後,食客各自在各自的小漏勺裡盛裝溫體黃牛,清涮幾秒,而後和著薑絲入口,餐後再將餘料與米飯燉成一鍋豪奢的牛肉粥。

 

有火鍋的餐桌,同席者手口並用,下料、取食、飲酒、說話、咀嚼;有火鍋的餐桌,合適群聚,也適合單獨。你喜歡一起火鍋,還是獨自火鍋?昆布、藥膳各有擁護者,你喜歡異國組合,還是台式風情?一百個人一百種答案,唯一能夠確定的,大概就是:不知道吃什麼的時候,就吃鍋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