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台味新譯|波士頓派
重新詮釋--從法式甜點偷師經典重生

 

文字&攝影: Ying C. 陳穎 / Ying C. 一匙甜點舀巴黎

IG/applespoon FB/yingc.paris

近年來,台灣烘焙市場愈發精彩,隨著消費者及製作者視野更為廣闊,甜點與烘焙作品也出現不少新意。不僅國外甜點形式、技法與台灣元素、本地風土結合,過去台灣消費者們熟悉的老式西點麵包、傳統漢餅,也都呈現了嶄新風貌。

 

維持經典元素或概念,更換質地、結構、外觀等,加入個人風格與創意的手法在法語中稱為重新詮釋(revisiter),也是法式甜點始終歷久彌新的精髓。

 

這些年來,台灣傳統麵包甜點也在重新詮釋的技法下發光發熱,如陳撫洸、王鵬傑師傅等以奶油取代豬油,以國王派皮取代中式酥皮,製作出層層分明、酥脆且奶香十足的蛋黃酥。或是台南蜷尾家パン的威士忌螺雷麵包、COFE的台式馬卡龍等,使用更講究的食材、採用現代或西式風味搭配,復古摩登傳統台式麵包店中人人熟知的經典品項。

源於19世紀的美國、在1950至60年代隨著美援抵台的波士頓派,原本是兩片奶油蛋糕夾入奶餡,澆淋巧克力醬或翻糖糖霜的一款甜點,在台灣沾染上本土氣息,無論是蛋糕體、奶油餡,都變得更為輕盈蓬鬆。

 

輾轉至今,原來質地略為扎實的奶油蛋糕,化作充滿空氣感的戚風蛋糕,甜點奶餡變成香緹鮮奶油,外觀從平面成為半圓弧型,巧克力霜飾也以雪白糖粉替換。配合台灣人對水果物產的喜愛,亦存在內餡中夾入水果的做法。

 

傳統從來不是阻礙創新的理由,更不意味著一成不變。只有與時、地、人俱進,存在於每個世代的當下生活中而非記憶裡,才有可能是生生不息的「經典」。